2024年11月,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南方文坛》杂志社、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主办,上海市“文化转型与现代中国”创新团队承办,上海大学文学院协办的“文明互鉴与城市中国——2024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科会堂召开。以下是“第七单元:流动城市”的主要内容。
韩海燕副主编主持
第七单元的主旨发言由《人文杂志》副主编韩海燕主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副主编钟媛为评议人,共有四位专家学者发言。
俞敏华教授发言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俞敏华针对当前城市文化作品的同质化、碎片化等问题对城市人文历史的深度阐述所造成的破坏现状,指出回到人文性的认知上来,将阐释的焦点重新定位于活生生的个体生命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并以《燕食记》《文脉春秋.龙泉》等为例进一步阐述其观点。比如《燕食记》中传统文化的精气神在个体身上的展现,《文脉春秋.龙泉》中青年一代手艺人的出场,刀郎《花妖》 中的情感复活,都给我们提供了优秀的文本。他强调,说到底,城市人文历史阐述依然需要活气生香的生命气质。
徐勇教授发言
厦门大学教授徐勇聚焦全球化背景下,“中间地带”的县域文学书写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他指出,传统意义上的县城/县域写作,是一种单向度的写作,呈现的是一种可以称之为冲击/回应的模式:现代化的入侵之下,边城的传统秩序遭到冲击,人物的命运也随之改变。历时地看,县域写作的真正变化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可以说,此前的县域书写是一种没有县城的县城文学。他强调,要想打破这一以城市作为方法的县域书写,应倡导一种以县城作为方法的县域书写,即把县域放在乡村、县域、地方性城市和全球性城市的平等状况下打量和表现,就是呈现县域在这一复杂空间结构中的独特表征,而拒绝作单一性或隐喻化的表现。“中间地带”的县域书写就具有这样的倾向。
徐刚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刚以新中国“十七年”电影为案例,探讨电影中人物的“进城”与“下乡”的流动踪迹所透露出的乡村与城市的伦理位置。他指出,这一方面体现在乡村题材电影所暗含的对于城市的隐藏敌意;另一方面,“堕落进城者”的城市叙事又彰显出城乡冲突中的意识形态焦虑。他强调,“逆城市化”叙事的文化诉求则意味着捕捉城市人“返乡”所具有的独特文化意涵。这些讨论有利于深化对于“十七年”电影中社会主义城乡伦理的全面认识。
陈昶副教授发言
同济大学副教授陈昶围绕“深入生活和伦理重建”两个层面探讨如何使城市文学深入思考个体与城市的关系、如何形成一种具有共感性的情感结构等问题。她指出,在当下的城市生活中,一方面是自我主体的扩大与膨胀,另一方面又是被困于各种系统中的“被规定性”。这样的状态与身心感受也被呈现在城市文学书写中,一定程度限制着我们的写作和在文学阅读中共情与思考的可能限度。因此,她强调,如果要对城市文学与当下生活做一点思考,我们可能真正需要的是深入生活,从自我经验出发,去通达他人,激发人与人连接背后的创造力与活力,从而形成一种真实性、广阔性、共感性。
钟媛副主编评议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副主编钟媛在担任本单元评议人。她指出,从移动城市到流动城市的概念转变包含着一种质感的变迁,既有城市之间在人口、空间、网络、实体等层面的可感流动,也有节奏、周期、虚拟空间等虚的流动。徐勇教授将县域书写做出了乡村、县城、地方性与全球性的复杂空间中的一种多维解读。俞敏华教授探讨了当代城市和人文历史阐释的意义与反思,及对生活伦理的重建,从城市历史与记忆的再现唤起对城市人文性的认知。陈昶教授从当代城市文学作品中的人的书写状态对城市的情感进行观察,审视当下城市的非虚构写作,呈现出对城市的距离性的反思。
(本文由孙冠豪、程功、杨翼然、梅晶哲撰稿)